“以圖識圖”智能識別商標,青島海關一個月驗核貨物190余批次
自今年4月26日起,青島海關根據海關總署統一部署,在關區范圍推廣新一代查驗管理系統移動端商標智能識別應用,截至5月26日,青島海關共使用商標智能識別系統開展進出境商標驗核190余批次,累計查獲侵權嫌疑線索并行政立案8起,涉案貨物總數逾7.8萬件,對10余家權利人的商標專用權進行了保護。
據了解,此前海關關員現場查驗發現疑似侵權案例時,需依托其他查詢系統或返回辦公室登陸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系統查詢驗核。今年4月26日起,青島海關在關區范圍推廣新一代查驗管理系統移動端商標智能識別應用,新模式下,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了海關知識庫平臺與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系統數據庫對接,海關查驗關員在現場查驗時發現所查貨物中有圖形或文字商標的,依托移動查驗單兵拍照后,通過該應用中模糊查詢、精準查詢或“以圖識圖”方式將商標信息與海關知識庫比對,可以快速驗核貨物知識產權狀況。
黃島口岸是山東主要外貿進出口口岸。據統計,今年以來黃島海關共采取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措施72起,其中近半數都是涉及純圖形商標等特殊標識。近日,黃島海關查檢一處關員董曉剛正在青島前灣港海關查驗平臺開展查驗工作,從集裝箱內隨機選取一包出口輪胎,打開輪胎外包裝后,熟練地使用執法終端對貨物商標進行圖像采集。終端屏幕上實時反饋出貨物的知識產權狀況比對結果,在排除了貨物侵權嫌疑后,集裝箱被重新施封,運往碼頭前沿吊裝上船。這已是海關現場查驗關員驗核進出境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的日常工作場景。
通過這一模式,侵犯知識產權的進出境貨物也能被及時識別。今年4月底,黃島海關對出口貨物進行查驗時發現,集裝箱內部各種機動車配件雜亂堆放,其中有部分貨物使用圖形商標且外包裝粗糙、本體印刷模糊、色彩不均。海關關員通過商標智能識別應用對貨物商標進行圖像采集比對,確認其中220多件貨物涉嫌侵權“中國重汽”、“玉柴”等商標專用權。截至5月26日首月,青島海關共使用商標智能識別系統開展進出境商標驗核190余批次,累計查獲侵權嫌疑線索并行政立案8起,涉案貨物總數逾7.8萬件,對10余家權利人的商標專用權進行了保護。
下一步青島海關將持續完善商標識別應用功能,提升識別準確率和驗核速度,切實保障權利人合法權益。
來源:網絡。